嚴查!小規模納稅人有銷無進,即日起,這類企業要小心了...
轉自 稅海公眾號
不少老板和會計們都存在這樣一個誤區:覺得自己是小規模納稅人,不存在增值稅抵扣,進貨可以不用取得發票?這樣真的可行嗎?注意!近期稅務局開始嚴查有銷無進的行為了,各位老板們趕緊自查自糾。
01
注意了!小規模有銷無進
風險巨大!
小規模只有銷項無進項有很大的涉稅風險,一不小心很可能成為稅局重點稽查對象。
01
涉嫌虛開發票
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%征收率免征增值稅,所以,很多人為了鉆這個空子,注冊多個小規模,沒有業務,就光開票用。因此小規模只有銷項無進項一直是稅局稽查重點。
對于真實經營的小規模來說,一定要及時索要發票,否則,可能存在涉嫌虛開發票,被稅局盯上。
02不能稅前扣除的風險
雖說小規模納稅人,不涉及增值稅抵扣問題,但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文規定,公司沒有取得進項發票,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是不能稅前扣除的。這對公司來說無疑是增加了運營成本。
03可能面臨罰款
公司經營活動中如果不依法取得發票,按發票管理辦法可能會有面臨罰款的風險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》第三十五條規定“違反本辦法的規定,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由稅務機關責令改正,可以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;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”。
(一)應當開具而未開具發票,或者未按照規定的時限、順序、欄目,全部聯次一次性開具發票,或者未加蓋發票專用章的;
(二)使用稅控裝置開具發票,未按期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開具發票的數據的;
(三)擴大發票使用范圍的;
(四)以其他憑證代替發票使用的;
(五)跨規定區域開具發票的;
(六)未按照規定繳銷發票的;
(七)未按照規定存放和保管發票的。
04自身權益無法得到保障
從公司的角度來說,如果進貨沒有取得發票或合規憑證,后期貨物出現質量問題,能不能得到保障,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大風險。
除此之外,小規模納稅人還有哪些涉稅風險?我們一起來看看吧!
02
警惕!小規模、個體戶
七大涉稅風險點,趕緊自查!
1、存在大量作廢發票或作廢發票異常
公司存在大量的作廢發票或開票金額快達到免征額臨界點時,出現作廢發票現象,這些都會被稅局秋后算賬!
作廢普票份數10份,比例占當期全部普票50%以上,或作廢普票金額占當期全部正數普票金額50%以上,開具金額10萬以上;滿足任意一個條件,都容易作為異常企業預警。
小規模納稅人開票限額在500萬以下,都知道開票超過500萬以上會被強制升為一般納稅人,但很多人理解為1-12月累計開票額在500萬以下。
但是根據《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管理辦法》相關說明規定,是連續12個月或者4個季度,并不是年度內,這個一定要區分好。,每年都有很多小規模納稅人被強制轉為一般納稅人,對于進項抵扣較少的企業來說,無疑增加了稅收負擔。
在同一地址注冊多家小規模納稅人來開具發票,同一IP地址對外開具發票等等。
4、短時間內開票異常
有一些剛成立的小規模納稅人,短時間內開具大量發票,且法人或負責人年齡偏大或戶籍不在本地等等。
5、個體戶不記賬
稅局明確:達到建賬標準的個體戶需要記賬;達不到建賬標準的個體戶,需建立收支憑證粘貼簿、進貨銷貨登記簿。
很多個體戶,將零申報和不申報混淆。認為自己符合零申報的情形,就可以不報稅。注意了,零申報≠不申報,零申報也是需要在規定時間向稅務局進行報稅!
征管法的第六十二條規定: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的,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,可以處二千元以下的罰款;情節嚴重的,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。
這里的免稅是指個體戶月銷售額15萬元或季度45萬以下可免征增值稅。很多人認為,沒超過免征額不用交稅就不用報稅,這種想法是錯誤的。個體戶銷售額無論有沒有超過月15萬或季45萬元的,都應當記賬報稅,只有申報了才可以享受免稅的優惠政策!
03
會計人注意!
這20個賬面涉稅風險點!
除了上面小規模納稅人有銷無進的情況,還有很多大家不太關注的點,依然存在相應的涉稅風險點。小編給大家總結了20個賬面涉稅風險點,會計人趕緊對照自查吧!
⑴動輒就用白條等不合格憑證入賬。
⑵企業賬面上無法收回的應收賬款,任性轉為壞賬損失,留存備查資料不全。
⑶將購買的固定資產賬務上一次性計入費用。
⑷固定資產和周轉材料中的低值易耗品區分不開。
⑸人為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。
⑹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的明細科目亂寫,或者直接計入“其他”。
⑺賬面上長期掛著股東個人借款。
⑻庫存商品等存貨明細賬跟倉庫實物賬實不符。
⑼銀行存款日記賬余額跟對賬單余額錢帳不符。
⑽把福利費等專票不該抵扣的也抵扣了增值稅。
⑾贈送禮品等未扣繳個人所得稅。
⑿企業明明在建工程已經竣工決算,一直未轉入固定資產。
⒀經常取得發票抬頭不是公司全稱的發票。
⒁該打上備注欄的發票沒有填寫備注。
⒂經常出現以往年度的費用發票入賬。
⒃利潤分紅沒有扣繳自然人股東的個人所得稅。
⒄擅自把取得的征稅收入計入不征稅收入。
⒅人為計提母子公司之間的管理費。
⒆取得了開具稅率錯誤的增值稅發票入賬。
⒇企業之間把老板家里個人買的東西報銷計入公司費用或者資產。